APP是Application的前三个字母,因此APP申博教育的学员就称为
——APPers

林同学:从执信到NYU, 我想看到更大的世界

年 APPERS ,目前就读于纽约大学

—— 林同学:从执信到NYU, 我想看到更大的世界

林同学,广州执信中学毕业,美国纽约大学大一新生。待人善良,天真无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Focus on Finance, Interested in French, Dream about Big Future. ~ 常对自己说:Hunt or be hunted. 

在波士顿,感受思维的多样性
其实最后决定到美国读大学是在高一的时候。当时我参加了在波士顿举行的Harvard Model United Nations,在这之前只是听说美国有多好,学生有多厉害,自己却没有很真切的感受。但是在开模联的那几天,对于每一天同样的话题,美国学生都可以换着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讨论。来到波士顿之后,我才真正的感受到在不同文化和知识熏陶下学生的思维的多样性,而这也是最终让我下定决心到国外读大学的最主要原因。

记得那次我们会议的议题是台湾问题,除了我们经常谈到的历史背景、经济水平还有领土主权的这几方面,我们还把这个议题放到心理学、社会科学还有全球的政治背景里面去讨论。在这之前,我对于这个话题的思考只仅限于中国与台湾之间的关系,而这一次我学会了用不同的视角去看一个相同的问题,尝试着站在一个更高的台阶去看那些早已熟悉的事物。

我们已经习惯了自己眼睛看到的事物,习惯了以我们感官体会到的东西作为参照物,然而我们思维的局限性往往也来自于此。选择在国外读大学,是给自己一个不同的环境,培养自己不同的思维方式。无论将来打算学什么,换一个角度看你所学习的东西,都会有不同的见解。

以平和心态准备申请
我从高二开始准备SAT和托福考试。每天永远都是两个地方来回跑,图书馆-家,家-图书馆......那时候心情也没有特别紧张,可能是因为做题做到麻木了。每天跟同学聊的话题都是今天你CR错了多少个啊,数学居然又错了2个这样的问题。虽然每天7点从图书馆回来都很累,但是那种充实感还是挺好的。

而准备申请的整个过程,印象最深的是选校环节。我记得那时候为了选学校,我和爸妈还有APP的老师想了一个多星期,对每一个学校都进行了很详细的分析。我妈那时候还做了一本200多页的学校介绍给我,从教学成就到周边治安,从综合排名到城市生活。我花了4天时间看完了这本资料,心里终于有了一个想报的学校的雏形。这真的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我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哪个学校的专业好、环境好,还要想到那里是不是自己想度过人生最重要的四年的地方。虽然这个阶段很困难,但是选完学校看着那份名单的时候,我心里有了一种安慰和坚定:这就是我要奋斗的目标。

最后的阶段就是等待。每天早上起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邮箱查询录取结果,而这时候每天跟同学聊的话题都是谁又被拒啦,谁又被录啦这一些。有的人说这是最痛苦的时刻,有的人说这是等待胜利的时刻,但是那时候我觉得无论是痛苦还是高兴,这都仅仅代表着另一段生活的开始。我抱着这种不高兴也不痛苦的心情慢慢等待,最后也拿到了心仪学校的录取。


APP与林同学的交流(L)
A:你觉得自己身上有哪些亮点是纽约大学、波士顿学院等名校录取你的关键?
L:我觉得主要是自己的经历比较广,反映在招生官眼中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申请者。从关爱三无老人的公益项目,到公共厕所改造,再到模拟联合国和Cornell Summer School,我都把这些经历展示给了学校。这些项目都是在我们学校的一个领导力项目里面去完成的,在开展课题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问题,包括课题的选定、人员的分配协调、活动的开展等等。无论是项目主席还是组员,都在这些问题的探讨和解决上得到了极大的锻炼。我们从一开始的不肯协调到后来的主动让步,从毫无头绪到多次上榜最佳项目,统筹协调能力、交往能力、文书能力等都得到了全面提升。整个项目的完成是一个十分艰辛的过程,我们有过迷惘、不和,也有过探索、成功和喜悦,这一路的起伏让我更懂得坚毅。

高一这一年参与了这个项目,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飞跃。另外在申请的后期,我还把面试的视频发给了我申请的学校(Initial View代面试), 在里面讲述了我小时候的故事,以及故事背后的启示如何影响着我学术方向的选择。丰富的课外活动对申请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有没有成长。申请好的美国大学需要的不仅仅是高分,还要展现出自己在成绩单以外的潜能。我觉得这是学校很看重的一点——潜能。

A:最终为何会选择NYU?
L:选择NYU,最吸引我的不仅仅是NYU的多元文化,更重要的是它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校园,而是一个融合在纽约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community,学校的教学楼和宿舍都分散在曼哈顿,完完全全的融入到城市当中。在纽大读书,你会发现你周围的人都来自世界各地,刚认识的两个人问对方的第一句话往往是:“你来自哪里?” 。而且这里经常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公司过来招实习生,很多学长学姐获得了实习机会。他们有的在日本找到了实习,在英国,在上海,在香港......在这里就像是一个小的地球村,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角落,而每个人都有展现自己的平台。

纽约,意味着“这里充满无限可能”。我期待的大学生活不是传统大学那样、图书馆-教室-宿舍三点一线式的生活,相反,我希望自己在大学四年里学会如何把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精彩的活动、多样的社团和众多的实习机会都是我期望在NYU获得的。在活动中拓广知识,在团体中学会合作,在实习中提高能力。这样,过了大学四年之后,我才算是真正的成长了。

A:开学后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L:当然是见自己的Roommate啦哈哈。我最后选了纽约大学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的多样性,我申请的宿舍也申请的是French Floor (会组织法语活动和派对的法语楼层),所以我开学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见一下这个要和我住在一起的同学。
A:总结你的申请之路,有什么经验可以和下一届同学分享?
L:……

A:如果请你向下一届学弟学妹推荐书籍或其他资源,你会推荐哪一些?
L:……
(想了解林同学给出的珍贵建议吗,请关注《APPers》。)

每个从APP申博教育走出的美国留学学子,都与申博教育有着不可磨灭的相处记忆,想了解更多,更完整的APPers故事,以及对你有指导意义和帮助的内容,请关注APP申博教育杂志《APPers》,期待你的欣赏哦!



林同学,广州执信中学毕业,美国纽约大学大一新生。待人善良,天真无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Focus on Finance, Interested in French, Dream about Big Future. ~ 常对自己说:Hunt or be hunted. 

在波士顿,感受思维的多样性
其实最后决定到美国读大学是在高一的时候。当时我参加了在波士顿举行的Harvard Model United Nations,在这之前只是听说美国有多好,学生有多厉害,自己却没有很真切的感受。但是在开模联的那几天,对于每一天同样的话题,美国学生都可以换着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讨论。来到波士顿之后,我才真正的感受到在不同文化和知识熏陶下学生的思维的多样性,而这也是最终让我下定决心到国外读大学的最主要原因。

记得那次我们会议的议题是台湾问题,除了我们经常谈到的历史背景、经济水平还有领土主权的这几方面,我们还把这个议题放到心理学、社会科学还有全球的政治背景里面去讨论。在这之前,我对于这个话题的思考只仅限于中国与台湾之间的关系,而这一次我学会了用不同的视角去看一个相同的问题,尝试着站在一个更高的台阶去看那些早已熟悉的事物。

我们已经习惯了自己眼睛看到的事物,习惯了以我们感官体会到的东西作为参照物,然而我们思维的局限性往往也来自于此。选择在国外读大学,是给自己一个不同的环境,培养自己不同的思维方式。无论将来打算学什么,换一个角度看你所学习的东西,都会有不同的见解。

以平和心态准备申请
我从高二开始准备SAT和托福考试。每天永远都是两个地方来回跑,图书馆-家,家-图书馆......那时候心情也没有特别紧张,可能是因为做题做到麻木了。每天跟同学聊的话题都是今天你CR错了多少个啊,数学居然又错了2个这样的问题。虽然每天7点从图书馆回来都很累,但是那种充实感还是挺好的。

而准备申请的整个过程,印象最深的是选校环节。我记得那时候为了选学校,我和爸妈还有APP的老师想了一个多星期,对每一个学校都进行了很详细的分析。我妈那时候还做了一本200多页的学校介绍给我,从教学成就到周边治安,从综合排名到城市生活。我花了4天时间看完了这本资料,心里终于有了一个想报的学校的雏形。这真的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我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哪个学校的专业好、环境好,还要想到那里是不是自己想度过人生最重要的四年的地方。虽然这个阶段很困难,但是选完学校看着那份名单的时候,我心里有了一种安慰和坚定:这就是我要奋斗的目标。

最后的阶段就是等待。每天早上起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邮箱查询录取结果,而这时候每天跟同学聊的话题都是谁又被拒啦,谁又被录啦这一些。有的人说这是最痛苦的时刻,有的人说这是等待胜利的时刻,但是那时候我觉得无论是痛苦还是高兴,这都仅仅代表着另一段生活的开始。我抱着这种不高兴也不痛苦的心情慢慢等待,最后也拿到了心仪学校的录取。

APP与林同学的交流(L)
A:你觉得自己身上有哪些亮点是纽约大学、波士顿学院等名校录取你的关键?
L:我觉得主要是自己的经历比较广,反映在招生官眼中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申请者。从关爱三无老人的公益项目,到公共厕所改造,再到模拟联合国和Cornell Summer School,我都把这些经历展示给了学校。这些项目都是在我们学校的一个领导力项目里面去完成的,在开展课题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问题,包括课题的选定、人员的分配协调、活动的开展等等。无论是项目主席还是组员,都在这些问题的探讨和解决上得到了极大的锻炼。我们从一开始的不肯协调到后来的主动让步,从毫无头绪到多次上榜最佳项目,统筹协调能力、交往能力、文书能力等都得到了全面提升。整个项目的完成是一个十分艰辛的过程,我们有过迷惘、不和,也有过探索、成功和喜悦,这一路的起伏让我更懂得坚毅。

高一这一年参与了这个项目,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飞跃。另外在申请的后期,我还把面试的视频发给了我申请的学校(Initial View代面试), 在里面讲述了我小时候的故事,以及故事背后的启示如何影响着我学术方向的选择。丰富的课外活动对申请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有没有成长。申请好的美国大学需要的不仅仅是高分,还要展现出自己在成绩单以外的潜能。我觉得这是学校很看重的一点——潜能。

A:最终为何会选择NYU?
L:选择NYU,最吸引我的不仅仅是NYU的多元文化,更重要的是它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校园,而是一个融合在纽约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community,学校的教学楼和宿舍都分散在曼哈顿,完完全全的融入到城市当中。在纽大读书,你会发现你周围的人都来自世界各地,刚认识的两个人问对方的第一句话往往是:“你来自哪里?” 。而且这里经常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公司过来招实习生,很多学长学姐获得了实习机会。他们有的在日本找到了实习,在英国,在上海,在香港......在这里就像是一个小的地球村,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角落,而每个人都有展现自己的平台。

纽约,意味着“这里充满无限可能”。我期待的大学生活不是传统大学那样、图书馆-教室-宿舍三点一线式的生活,相反,我希望自己在大学四年里学会如何把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精彩的活动、多样的社团和众多的实习机会都是我期望在NYU获得的。在活动中拓广知识,在团体中学会合作,在实习中提高能力。这样,过了大学四年之后,我才算是真正的成长了。

A:开学后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L:当然是见自己的Roommate啦哈哈。我最后选了纽约大学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的多样性,我申请的宿舍也申请的是French Floor (会组织法语活动和派对的法语楼层),所以我开学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见一下这个要和我住在一起的同学。
A:总结你的申请之路,有什么经验可以和下一届同学分享?
L:……

A:如果请你向下一届学弟学妹推荐书籍或其他资源,你会推荐哪一些?
L:……
(想了解林同学给出的珍贵建议吗,请关注《APPers》。)

每个从APP申博教育走出的美国留学学子,都与申博教育有着不可磨灭的相处记忆,想了解更多,更完整的APPers故事,以及对你有指导意义和帮助的内容,请关注APP申博教育杂志《APPers》,期待你的欣赏哦!




本文来源于广州美国留学机构广州美国留学评估公司-广州申博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APP申博教育,一家只做美国留学的知名机构!


 


标签:申博教育,APP申博教育,申博留学,APP申博,美国本科,美国本科转学,美国高中,美国研究生,美国大学,大学排名,美国专业排名,美国留学,美国留学中介,美国留学评估,留学评估系统,美国艺术留学,美国留学机构,

其他APPERS

  • 关同学:我的宾大生活

    目前就读于

    宾尼法利亚大学

  • 陆同学:公益不在大小而在向善的本心

    目前就读于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

  • 岑同学:在美国做公益是种怎样的体验?

    目前就读于

    东北大学

所有APPERS
什么是APPers?
马上评估
咨询顾问